农产品加工简介
《农产品加工》(CN:14-1310/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农产品加工》以“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主食工业化”为主题,力争成为国家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法规传播的桥梁、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沟通的管道、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产品加工科技集萃的园地、政、农、工、商、学各界为发展农产品加工而交汇的殿堂,以及成为广大农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瞭望的窗口。
杂志文章特色
1、《农产品加工》论文应为作者原创,不得抄袭、拼凑他人研究成果;不涉及保密问题;不得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农产品加工》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农产品加工》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专题综述,加工教研,试验研究,工艺探讨,分析测试,学科创新,应用推广,创业天地,专题报道,休闲农业,健康食尚,品牌营销,专家论坛,农业产业化,产业扶贫,行业动态,推广应用,加工装备,喜报 祝贺農產品加工五百期,特别报道,企业之窗,交流平台,热点聚焦,分析测定,应用推广_项目对接,其他,祝贺山西《农产品加工》500期书法作品,广告索引,实验研究,其他_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条例宣传,技术装备,专题报道_《主食加工技术装备推介全国行》专栏,专题报道_简讯,小资料,喜讯,专题报道_典型推介,思达机械,行业动态_快讯,品牌营销_“三晋食品安全媒体采风行”记录和思考,专题报道_本期报道,专题报道_地方经验,小贴士,应用推广_专利,公示,简讯,专题报道_基层建设,卷首语
摘要: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山竹果皮中原花青素的工艺,从而提高原花青素的提取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主要因素,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计划,建立山竹果皮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4%,乙醇体积分数80%,酶解温度59.5℃,酶解时间39min,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min,山竹果皮原花青素在此提取条件下的理论提取率为25.52%,实际提取率为25.43%,两者相较,仅存在0.35%的误差,说明此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没有添加纤维素酶的实际提取率17.38%相比,山竹果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提高了约8%。
摘要:利用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转化砂仁总黄酮,制备高黄酮含量的砂仁发酵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发酵砂仁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4.2%,发酵时间4d,发酵温度29℃,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砂仁发酵饮料的总黄酮含量高达0.725mg/g,pH值4.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74%,感官评分16.9分。制作的饮料澄清透明,棕黄色带光泽,砂仁味浓郁纯正、香气宜人、酸甜适中、口感圆润。
摘要:以新鲜牛蒡为原料,经杀菌、糖化、粉碎,用牛蒡叶、山药豆、葡萄、西红柿、胡萝卜培养的发酵菌种进行发酵培养。通过试验确定牛蒡发酵饮料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发酵菌种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25%,发酵时间15d,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品清澈透明,色泽淡咖啡色,绿色天然环保,既有牛蒡的营养及清香,又有山药、葡萄、西红柿特有的风味,口味独特。
摘要:《农产品加工》以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教师、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为主要读者群和作者群。现向行业内的有识之士征集以下稿件:试验研究对农产品精深加工科研项目、试验研究的论述。工艺探讨探讨各种新型农产品的生产工艺。分析测试分析农产品在生产、保鲜、贮运过程中各种因素所产生的变化和对其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摘要:以高粱、绿豆、糯玉米、小米、苦荞等杂粮为材料,分别对其溶解度、膨胀度、透光率、析水率、糊化特性和淀粉的颗粒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各杂粮理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在90℃时其溶解度和膨胀度分别可达到63.92%和85.71%,绿豆淀粉的透光度可高达27%,小米仅有5.2%;绿豆的析水率为53.26%,苦荞的析水率15.14%;糯玉米淀粉糊化温度70.9℃,苦荞淀粉的糊化温度83.2℃。糯玉米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都明显高于其他杂粮淀粉,绿豆的透光率较好,苦荞具有优良的抗冻融能力,糯玉米的糊化特性较好,电镜观察发现绿豆淀粉颗粒较大,小米的淀粉颗粒较均匀。
点评详情